【格律诗学习——交流心得1】
  

格律诗记谱及八组合转换技巧
  
  
  
  
  
  
  
陈 松 华


  
  我们知道五言绝共有4个基本句式,在4个基本句式的基础上,共可以产生八种五绝谱。
  这八种五绝谱,其中包括:四个二韵谱、四个三韵谱。
  这四个二韵谱,其中包括:两个二平韵谱、两个二仄韵谱。
  这四个三韵谱,其中包括:两个三平韵谱、两个三仄韵谱。
  这八种五绝谱之间又有什么关联?怎样方便地熟记它们而又不需要死记硬背呢?以下是本人感悟地一点体会。
  
  一、五绝的四个基本句式
  
  五绝的四个基本句式是: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
  这4个基本句式正好构成一个二平韵谱【记为谱1】。
   格律诗的五绝共有4句,分为两联,第1句和第2句为第1联;第3句和第4句为第2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根据格律诗的“对”、“粘”规则,联内的上下句(出句与对句)是“对”的关系,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应该相反;联与联之间是“粘”的关系,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应该基本相同,此两句第2字、第4字的对应位置平仄应该相同(至少第2字对应位置平仄必须完全相同)。
  
  二、八种五绝谱之间的关联和派生
  
  1)派生第2个二平韵谱
  由上面的谱1可知,谱1是一首二平韵谱。
  那么,既然说八种五绝谱有关联,那么另外一个二平韵谱应该如何获得?很简单,就是把第一个二平韵谱(谱1)的两联位置对调一下,就得到了另外一个(第二个)二平韵谱,如下所示: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
  此谱可【记为谱2】。
  这样,两个二平韵谱就全部得到了。
  
  2)派生两个二仄韵谱
  把二平韵谱的各联的出句与对句位置对调,就得到了相应的仄韵谱。比如:
  A)将谱1的各联的出句与对句位置对调,可以得到下面的二仄韵谱:
  2平平仄仄平,
  1仄仄平平仄。
  4仄仄仄平平,
  3平平平仄仄。
  这就是由谱1产生的二仄韵谱,我们可以记为第1个二仄韵谱,或【记为谱3】。
  B)将谱2的各联的出句与对句位置对调,可以得到下面的二仄韵谱:
  4仄仄仄平平,
  3平平平仄仄。
  2平平仄仄平,
  1仄仄平平仄。
   此变换过程还有一种关联性解释——就是:这个二仄韵谱实际上是由上面的第1个二仄韵谱(谱3)的两联位置对调的结果。
  此谱可【记为谱4】。
  这样,两个二仄韵谱就全部得到了。
  由此可知,四个二韵谱就全部得到了。
  
  3)派生四个三韵谱
  本文开头已经说过,格律诗的五绝共有4句,分为两联。押韵句通常是在第2句和第4句【偶数句】——属于二韵谱。所谓三韵谱就是增加1个韵句——让首句入韵(让第1句也押韵)。
  对于一个已经存在的二韵谱,如果要变换成三韵谱,就必须要改变原来第1句非押韵句式的谱,它只能够在第2句、第3句、第4句中选择一句来代替。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我们不妨进行如下的探论:
  A)假设选择第2句作为作为第1句,形成新的三韵谱,我们会发现,此新的三韵谱第1、第2句谱式相同,即同一联中出句对句平仄相同,违背了格律诗“对”的规则。不可以。
  B)假设选择第3句作为作为第1句,形成新的三韵谱,我们会发现,此新的三韵谱第1、第2句谱式就是原来的第3句和第2句,第3句是第2句的粘句,它们是互粘关系,也不符合格律诗“对”的规则;再者,原来第3句式是不押韵句,不符合为第1句重新选择一个押韵句的初衷。所以,也不可以。
  C)假设选择第4句作为作为第1句,形成新的三韵谱,我们会发现,第4句原来就是第1句的粘句,符合与第2句基本平仄相“对”的格律规则,而且它还是押韵句,也满足了原第1句要由非押韵句改变成为押韵句的初衷。
  所以,得到结论:对于一个已经存在的二韵谱,如果要变换成三韵谱,将原来二韵谱的第4句句式的谱拿来作为第1句(其他句不变),即可。
  这样一来就简单了,将上面已经得到的4个二韵谱式(谱1、谱2、谱3、谱4)拿来,分别将各个二韵谱式的第4句代替第1句,就产生了4个对应的三韵谱式(谱5、谱6、谱7、谱8)。
  这样,五绝的8个谱式就全部得到了。
  这种思想方法可以直接引用到记背七绝的八种组合谱式中。也可以借助此思想方法用于记背五律谱和七律谱的八种基本句式组合。
  
  三、五绝各种谱式简记法
  
  根据以上的认识,我进行了总结,写了一首以下的七绝,帮助大家方便地记背五绝的各种谱式。
  以下是此七绝的内容及其解释。
  
  七绝.四字写基式巧记绝律谱
       文/陈松华
  片无韦仩绝中藏,互换双联获另章。
  出对交流更脚调,前排尾替韵添行。


  以下是对这4句诗含义的解释。
  
  第1句【片无韦仩绝中藏】表明:
  口中念笔划写完“片无韦仩”这四个汉字。我们就写出了五绝的4个基本句式。写这四个汉字时注意:横念“平”,其它笔划念“仄”。由此,我们得到:
  【片】-->仄仄平平仄,
  【无】-->平平仄仄平。(韵)
  【韦】-->平平平仄仄,
  【仩】-->仄仄仄平平。(韵)
  这4个基本句式就是我们的第1个二平韵谱,我们也称其为“谱1.”。
  
  第2句【互换双联获另章】告知:
  将第1个二平韵谱的【一联与二联】两联互换位置,我们可以得到另外一个五绝二平韵谱:
  【韦】-->平平平仄仄,
  【仩】-->仄仄仄平平。(韵)
  【片】-->仄仄平平仄,
  【无】-->平平仄仄平。(韵)
  这就是我们的第2个二平韵谱,我们也称其为“谱2”。
  
  第3句【出对交流更脚调】解释:
  将二平韵谱每联的出句与对句对调,就能够【改变韵脚的平仄调】得到仄韵谱。由此,可以得到相应的二仄韵谱(“谱3”和“谱4”)。
  例1:取第1个二平韵谱“谱1“,将各联出句对句对调,得到如下:
  【无】平平仄仄平,
  【片】仄仄平平仄。(韵)
  【仩】仄仄仄平平,
  【韦】平平平仄仄。(韵)
  这就是我们的第1个二仄韵谱,我们称其为“谱3”。
  同理,
  例2:取第2个二平韵谱”谱2”,将各联出句对句对调,得到如下:
  【仩】仄仄仄平平,
  【韦】平平平仄仄。(韵)
  【无】平平仄仄平,
  【片】仄仄平平仄。(韵)
  这就是我们的第2个二仄韵谱,我们称其为“谱4”。
  “谱4”也可以看成是第1个二仄韵谱(“谱3”)的第1联与第2联位置对调的产物。
  
  第4句【前排尾替韵添行】叙述:
  将一个已知的二韵谱式的第1句用其粘句【即第4句】代替,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三韵谱式:【参见下表】
已有二韵谱通过转换方法得到对应的三韵谱
已有第1二平韵谱【谱1】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把左列第4行复制,粘贴
【代替】成为第1行。得到右列
=======》》》》》
得到相应的第1个三平韵谱,
记为【谱5】.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已有第2二平韵2【谱2】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把左列第4行复制,粘贴
【代替】成为第1行。得到右列
=======》》》》》
得到相应的第2个三平韵谱,
记为【谱6】.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已有第1二仄韵谱【谱3】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韵)
把左列第4行复制,粘贴
【代替】成为第1行。得到右列
=======》》》》》
得到相应的第1个三仄韵谱,
记为【谱7】.
平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韵)
已有第2二仄韵谱【谱4】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韵)
把左列第4行复制,粘贴
【代替】成为第1行。得到右列
=======》》》》》
得到相应的第2个三仄韵谱,
记为【谱8】.
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韵)
因此,就可以得到由【谱1、谱2、谱式3、谱4】这4个二韵谱变换出的4个三韵谱【谱5、谱6、谱7、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