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学习——交流心得2】
  

三和五与格律谱式的有趣关联
  
  
  
  
  
  
  
陈 松 华


  本人在诗词入门学习的过程中,曾经因为偶然,对三五与格律谱式是否有的关联性产生了兴趣,进而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关联性和一些小奥秘。以下有的方面源自网络文章的启发。现在做如下叙述和探讨。
  
  一、三五是格律谱基本句式的导引索
  
  怎么样通过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得到五言格律谱句式?怎样能够方便地记住五言格律谱句式?这是许多格律诗初学者常常面临和提出的问题。
  我以为,通过三五可以激发记忆格律谱句式的联想和进行引导。
  背记五言格律的平仄谱其实并不难,格律谱基本句式的根基【基础排列】就是: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只要通过三五引发联想,就能够追溯到基本句式的源头。
  
  A、五言格律记谱方式——分两部分:
  A1)首先,可以先从“平平仄仄”出发,产生两个基本句式:
  1)要想从“平平仄仄”出发得到“平起平收”句式,可以将“平平 仄仄 ”的首字“平”复制并加到其尾部【作为句式的第5字】,就可以得到句式1【平平仄仄平】;
  2)要想从“平平仄仄”出发得到“平起仄收”句式,可以将““平平 仄仄 ”的首字“平”复制并放到平平仄仄的中间【作为句式的第3字】,就可以得到句式2【平平平仄仄】;
  【注意:句式1与句式2的第2字第4字平仄相同,说明它们是一组互“粘”句。】
  A2)接着,可以从“仄仄平平”出发,产生两个基本句式:
  1)要想从“仄仄平平”出发得到“仄起仄收”句式,可以将“仄仄 平平 ”的首字“仄”复制并加到其尾部【作为句式的第5字】,就可以得到句式3【仄仄平平仄】;
  2)要想从“仄仄平平”出发得到“仄起平收”句式,可以将“仄仄 平平 ”的首字“仄”复制并放到平平仄仄的中间【作为句式的第3字】,就可以得到句式4【仄仄仄平平】。
  【注意:句式3与句式4的第2字第4字平仄相同,说明它们也是一组互“粘”句。】
  上面的两组互“粘”句就是我们格律诗五言绝的全部4个基本句式:
  句式1【平平仄仄平】
  句式3【仄仄平平仄】
  句式4【仄仄仄平平】
  句式2【平平平仄仄】
  以上4个基本句式正好构成一个二平韵的绝句的句式组合。
  对于五绝而言,严格地说:一组粘句有两个主要特征:1)它们上下句的2、4列对应位置的平仄完全相同(确保了互”粘”的性质);2)它们上下句的尾字的平仄完全相反,保证了它们一句是押韵句,另一句是非押韵句。
  
  B、七言格律记谱方式
  1)先通过上面的方法产生五言绝律基本句式组合。
  2)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此五言绝律基本句式组合扩展到七言谱式,即:在五言谱式每个句式的开头加上两个与首字不同的音调。
  句式1(仄仄)【平平仄仄平】
  句式3(平平)【仄仄平平仄】
  句式4(平平)【仄仄仄平平】
  句式2(仄仄)【平平平仄仄】
  
  二、怎么样获得一个已有句式的粘句——采用3、5字平仄对调法可以解决
  
  开始学诗时,许多人写完第一联后,立刻想到下一联的出句应该是上一联的对句的“粘”句,于是,就琢磨起“粘”句的格式来,或者要去查阅笔记或书本,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将上联对句句式平仄中第3字平仄与第5字平仄位置对调,就得到了下联的出句(即上联对句的“粘”句)的句式。 例如:平韵诗中的某韵句“平平仄仄平”句式,将3、5字平仄对调后就得到了对应的粘句“平平平仄仄”;
  反之,仄韵诗中某韵句的”平平平仄仄“句式,将3、5字平仄对调后就得到了对应的粘句”平平仄仄平“。
  所以,原句式和其“粘句”是互粘的,互为“粘句”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推论,两组互“粘“的句式就是格律基本谱式的全部。而且,知道了第一组互“粘“的句式,就能够推导出平仄完全相反的第二组互“粘“的句式。
  也就是说,我们有如下的结论:
  记住了格律谱句式的某一句,其他句式就能够很容易地逐步展现出来。
  1)例如:记住平平平仄仄,因为通过3、5对调法,就可以知道它的粘句平平仄仄平——它就是绝句诗谱的第4句。
  2)有了“1)”的结论,就可以知道:如果第1句是平平平仄仄,那么(下一句)第2句肯定是它的对立面:仄仄仄平平(假定首句不入韵)。同理,对第2句通过3、5对调法,就可以知道它的粘句(第3句)是仄仄平平仄。
  这样,这个格律谱组合的4个基本句式就全部知道了。
  根据这个思维,我们可以这样说,课堂上讲的格律诗“对”、“粘”规则就能够顺理成章地理解了。即:当得到第一句的基本句式后,我们可以接下来轻松地写出其他3个基本句式,因为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对句,第二句式平仄与第一句的平仄完全相反即可(假设首句不押韵);第三句是第二句的”粘“句,将第二句式3、5位置的平仄对调,即可得到;第四句式的获得有两种方法:1)它是第三句的对句,只要和第三句的平仄完全相反即可;2)第四句式其实是第一句式的”粘“句,那么,将第一句式3、5位置的平仄对调,即可得到。 由此看来,绝律诗谱的句式组合尽管号称有八种、十六种、三十二种,但是,基本句式就基本上源于4句。知道了规律,就不必要去死记硬背的了。
  
  三、怎样将平韵诗谱变化为仄韵诗谱——将平韵诗谱的第3列和第5列全部对调即可实现
  
  当某五绝二韵平韵谱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将第3列、第5列平仄全部对调,就能够产生二韵仄韵谱。例如有二韵平韵谱: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韵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韵
  将第3列和第5列完全对调,得到如下形式:
  4仄仄【仄】平【平】,
  3平平【平】仄【仄】。韵
  2平平【仄】仄【平】,
  1仄仄【平】平【仄】。韵
  这就得到了二韵仄韵谱,而且,二韵仄韵谱的行序好4321正好和原二韵平韵谱的行序号1234完全相反。其实,这个二韵仄韵谱的每一句都是原二韵平韵谱每一句对应的"粘"句。
  
  四、怎样将二韵谱式变化为三韵谱式——就是:将二韵谱式第一行的第3、5字平对调即可实现
  
  例如有二韵平韵谱: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韵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韵
  我们将第一行的第3列和第5列完全对调,得到如下形式:
  4仄仄【仄】平【平】,韵
  2平平仄仄平。韵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韵
  这就得到了二韵平韵谱对应的一种三韵平韵谱。实际上,也就是将二韵平韵谱的第一句改变为其对应的”粘“句(第4句),就可以了。
  这样就使得第一句由非押韵句变成了押韵句了,并且,由于新的第一句是原来第一句的“粘”句,所以,它基本上保持了与第二句的“对”的性质。
  其实,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将二韵谱得第4句拿来作为第1句,其它句不变,就得到了相应得三韵谱。完全正确,这和我前面的说法是一致的、效果也一样,因为,第4句就是原二韵谱第1句的“粘”句。
  
  五、其它
  
  所以说:三五思维几乎涉及到:简化和思考二平韵谱的推导、“粘”句的产生、二仄韵谱的产生、三韵谱的变换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十分有趣的一系列巧合。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格律诗谱的组合变化中,遇到的一些关键的地方都有三和五的影子,这不得不让人感觉到是非常有趣的事。这方面的探讨仍然在继续,比如说,诗词写作中产生拗和拗句的问题,导致了公认的有条件的一三五不论及其合理用“中”的说法出现。三五在格律中的许多方面的亮点真的给了我们启迪和便利。其实,我猜测这其中的奥秘恐怕还远远不止这些,我想,我可能只是刚刚开始揭露了所有奥秘的冰山一角,起了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已。期待有更多的专家能够在此方面发掘出更多的奥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