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古代诗歌如同茫茫瀚海,照耀历史,传递文明的讯息。她有一个文明或者说文化精神的谱系,像恒星和行星一样在发光。龙风诗派的追求,就是想把自己汇入到那个星海中,成为或明或暗的一颗星座。
谈谈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首先诗经不是民歌,是古代贵族精神留下的文字。诗经分风、雅、颂三大部分。雅是朝廷乐章;颂是宗庙歌舞,风就教化之风。诗经第一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是什么人?孔子之前指的是国君的儿子,诗中“君子好逑”、“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君子指的是贵族,而钟鼓是为贵族所有,古代社会只有物质富足的人,才到诗经中去丰富精神世界,升华自己的人文修养。这与现代社会人们解决温饱问题后,走向诗歌如同一辙。提高人文教养就是要让人脱离动物状态,将原始情欲升华为某种情怀,即往上与家国联系,形成了人的崇高,否则往下与禽兽无二。
屈原是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另一个重要源头。屈原诗歌中虽然存在内省,但更多的是外泄。表达的是一种人本和爱国意识。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家庭,主张重民生、举贤能,因受到排挤,被放逐到江南。屈原仕途失意,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如《离骚》、《九章》、《九歌》等。“楚辞”这一体裁,与《诗经》之体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又有“中国诗歌之父”的称誉。
到了魏晋,诗歌与当时的士族名士有很多交集,即形成所谓的魏晋风度,指的是当时人的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生命体验、美学追求等,更多的是向内省。代表诗人是阮籍、嵇康和陶渊明。阮籍是建安七子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通过比兴、象征、寄托,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他的诗是痛苦心灵的回声, 表现了诗人孤独、焦虑、苦闷、忧伤的内在感情,被誉为我国诗史上格调最高的旷世绝作。
南北朝的诗歌,无论是精神气质和艺术成就当属鲍照。他的乐府诗有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之美。他把比兴、善叙他人的乐府诗,发展为一种叙写自己感情、命运遭遇的诗体,他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善于吸收民间口语 运用大胆的想象。鲍照大胆变革,改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而且创造性地自由换韵。鲍照的大胆革新使七言诗体取得进步,杜甫称其“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历史到了唐代,李白的诗歌无疑是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李白诗歌中有追求自我理想主义,也有浑脱豪放的自由精神。当他的自信与激情和社会现实发生冲突时候,他的作品就出现理想未实现的书生之愤。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他的精神世界是超现实的,而他的夸张是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他的七言歌行总是用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手法,新奇和魁伟。同样,当我们喜欢李白的时候,也不要忽略杜甫、韩愈的诗,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使后人细致入微地了解到历史的真实。
苏东坡无疑是宋代诗人的旗手,作为欧阳修之后的新文坛领袖,他个人经过黄州、惠州、儋州三次被贬,思想逾加放达。宋代词的创作经苏东坡、秦少游、黄庭坚等努力开始流行,苏东坡的诗词毫无陈词滥调,富于生活哲理、格调清新。注意的是,苏诗中对人生的批评和崇尚淡雅,对后世文人产生深刻的影响。黄庭坚诗词则表现的是倾慕隐沦、狷洁自持的文化核心。有诗为证:山中是处有黄菊,洛下谁家无白醪。想得秋来常日醉,伊川清浅石楼高。艺术上他追求的是一种幽逸恬淡、骚雅空灵的美。
龙风诗派是曲度校长一手创办的,他是新时期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者之一。2016 年 8 月他创办了“全球龙风文化总社”,任创会社长。还创办了龙风黄埔诗校、龙风文学院并担任建校校长(院长),在全球各地开办近 50 所分校,分 5 期招收了 5000 多名学员,主编刊发《龙风诗刊》上百期,培养出 “龙风文学流派”骨干弟子 150 多人。他虽居西方文化中心,仍不望初心,践行中国文化传统,创作了曲氏全格律诗谱,发展了格律诗词理论,形成了独特的诗歌流派。他的诗词不仅体现了人的生命体验,也反应了与外部世界交换的互动关系,是中西方、科学与文化的碰撞,代表未来中国文化精神的新方向。
龙风诗派的未来使命是写出时代精神和自己体验的大量作品,发现生活中的灵动之美——以不辜负校长之托。我们的追求是想在中国诗歌的星海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我们的使命的充满神圣感、认同感。只有这样,龙风学子才能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不被污染的、不庸俗的人。
全球龙风文化总社社长
迈 克
2018.07.05
曲 度 赋
文 / 迈 克
夫天地造化,万物茂生;草木参差,有序盖然。林麋驰于山壑,海鸥棲于岬岸。君继千年之文脉,传基业称文宗。其志其功,纬地经天。先生一若大鹏,孑然翱翔。缤纷乎六合之间,霞映乎高山之巅。当胸臆之掩昼,若宇宙之未判。忽回转以翻覆,则霞廓而霁散。抖素羽兮翱于九霄之遥,渡云层兮徙乎万里之上。文心高遠、后生赞其率领而群舞;秉性坚贞、时人慕其一传而再传。不避流言、惜燕雀之疏浅;远离庙殿、求鸿鹄之畅想。是以办黄埔诗校以承文明,气势也煌煌;创龙风学院以授新谱,无人居右旁。倚沼溪而小恬,越大江而挪迁。伟业欲成,荧荧火星。以致登山才现视域小,临海但觉境界宽。
昔智者问天,怀疑晓八荒,牛顿引力,以释宇宙缩胀,爱氏相对,方悟霍金黑洞。先生亦问,生命形成,或曰细胞,或曰能量,或曰维度,或曰信号,寻象之路,皆辟蹊径。天地问题,为汝而生。嗟乎。天降大任,先苦其心,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弱躯堪大任,不亦天命焉?尝闻天鹅逾秋,南迁之灵。或憩于湿地,或栖于江岸。碧水藍天,落日山銜,处半島之洞极,酝海角之魂精;俯东海之寥廓,沾蓬萊之水灵。列阵以鳞波代步,踏飞浪而雄心翅展;迎微光而炫舞,沐朝晖之初灿;伏万波而高歌,赢欢声于盈盈。觅僻壤之稂稗,播鸿鹄之雾霜;明天理之玄妙,参宇宙之邃深。
君字华斌,自喻鲲鹏,少小习文,入医偶然。夫子及至法居留,尤感责任强。昔者嫡仙,赞曰大鹏,“不旷荡而纵适,何拘挛而守常?未若兹鹏之逍遥,无厥类乎比方。不矜大而暴猛,每顺时而行藏。参玄根以比寿,饮元气以充肠。戏旸谷而徘徊,冯炎洲而抑扬。跨蹑地络,周旋天纲。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汝如大鹏,盘旋天穹。斥鷃之辈,空笑藩篱。诗海推大潮,历时十余年。度谱百余篇,终得后继人。引呼龙风弟子,薪传火种尽燃。呜呼,伟哉大鹏乎,此之极乐也。
余作一歌述其事,曰:逐波江海兮鸣孤雁,尝闻蓬莱兮有玉楼。寻觅神仙兮如胜境,观思细浪兮似前头。交飞光影兮轻云耀,多少黄莺兮下界浮。心气相投兮龙派契,相携比翼兮古贤遊。
注:作者系全球龙风文化总社社长、总教督
杰出的旅法诗人、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承者、著名诗词格律学专家、曲度诗词曲联谱发明人、全球龙风文化总社、龙风文学院创始人和黄埔诗校首任校长曲度先生。
恩师曲度先生为了龙风文化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疲劳过度,于巴黎时间2018年4月19日中午突发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享年64岁。他的逝世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巨大损失,更是我们龙风的巨大损失。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诗词曲联谱),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为了传承中华文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龙风学子学习。在他逝世两周年及清明节到来这承载哀思与追忆的季节里,让我们把心中积淀的情感化为永久的诗篇,写下对校长的挚爱、感恩与怀念,缅怀和追思校长的功绩,吟咏龙风的风采和变化,彰显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精气神,凝聚正能量。
曲度生平
全球龙风文化总社创社社长、全球龙风文学院校创校校长——曲度大先生的生平介绍:
曲度:男,1954年生,卒于2018年.黑龙江籍,字华斌。80级研究生学历。法籍华人,外科学家与古典格律研究学家。
在出国之前,他曾任国内大学医学院讲师,附属医院外科主治医师,并曾获得科学研究成果奖多项。他用近30年时间在世界上首创了"曲度无血外科学"基础与临床系统理论,还在国际上首创了"曲度体外循环悖论学","曲度全身麻醉原罪学"等医学理论。他曾在国家级以上医学专业杂志发表一系列医学研究学术论文。1988年他接受法国国家医科院所属研究机构邀请,自费(法方经费)公派出国做医学科学研究。并通过医学博士后资格评估。尔后定居在欧洲。
他幼时受严父国学影响与期待,从青少年时代起即爱好古典文学。诗观:笔下书青史,诗中见性情。他原创古典格律诗词几千首,先后发表刊在"龙吟诗词","黄埔江诗潮"等国内外书籍之上,以及刊在"欧洲时报"海外报刊之中。此外,他的很多格律诗词作品与诗词格律研究文章,发表散见在新浪网,万维网与倍可亲网等国内外各大著名网站诗坛。他还首创了"曲度全绝律格律系统理论"等学说,并著有"曲度全绝律诗谱","曲度词曲联谱",与"曲度韵格学说","曲度五绝200作法"等。他所撰写的史上最长格律楹联"伟哉中华",与格律楹联"壮哉习公"被相关部门选定为参展作品: 1.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指导,北京九州兴和文化发展公司举办的"中外名家书画展"(2018年1月,于北京市)。2.山东省政府与山东省人大主办,山东省博物馆举办的"海外华人华侨书画展"(2017年12月,于山东省济南市)。
他创办了"全球龙风文化总社"(创会首任社长)。他还创办了远程龙风文学院(其前身龙风黄埔诗校)建校校长,全球各地近50所分校"龙风诗词中级班"先后招收五干多名学员,按照他首创独一无二的"曲度诗词格律教学法",用他撰写的"曲度格律诗词教材",在短短三至五个月内己培养出全球21世纪龙风"曲度诗派","曲度词曲联派"嫡传与二传合格弟子几百人。他还兼任了曲度文学流派旗刊"龙风诗刊"总编,并兼任了龙风曲度诗词流派旗下全球各地几十家"龙风系列文学"首席顾问,他曾兼任"诗者联盟"等多个国内外诗社之格律诗词顾问。
岁在丙申,夫子以龙风建校、建刊、建社为纲,着手建派,一至五期招学员五千余,各地分院设几十个,并设龙风高研班,不分时序,亲执龙风黄埔诗校。戊戌年四月,夫子废寝忘食,积劳成疾,终至病逝。
龙风兴起,他创建的龙风文学院,招收了许多毫无诗词基础的学员,通过系统严格学习,掌握了丰富的格律诗词知识,并不逊于中文系毕业生的水平。他所招生的5期4400余名学员中,有毕业生415名。在他之后,龙风现已招生至9期,共招31926名学员,毕业3000名学员;如第9期毕业1500名学员,龙风毕业生则可达4500名。在网络时代,他创造了一个学习格律诗词的新模式,他是近代历史上弘扬中国文化、当之无愧的又一颗巨星!
|